红茶绿茶的属性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1801 更新时间:2018年03月14日18:57:52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20170310122240_78783.gif

        苍术网

    从很早很早以前,先人就有了喝茶的习惯。柴米油盐酱醋茶,这平平淡淡之间,便有了无限的生命力。

     

    在生活中,耳边经常传来一些声音——不能喝凉茶,不能喝过夜的茶,茶能解药不能同用等等。

     


    到底茶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?且随我从历史中寻找答案。

     

   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,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。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,有的认为起于上古,有的认为起于周,起于秦汉、三国、南北朝、唐代的说法也都有,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“茶”字,而只有“荼”字的记载,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,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“茶”,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。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、起源于秦汉等说法。

     

    而作于药用时,现存最早记载茶叶功效的本草专著是南北朝陶弘景的《本草经集注》,最早将茶叶单独列条记载其功效的书籍是唐代孙思邀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元代张元素《脏腑标本用药式》最早提出茶叶脏腑用药,王好古《汤液本草》最早明确提出茶叶归经。

     

    本草和方书中记载的茶叶以绿茶为主,直到清代本草文献中才出现绿茶外的其它茶类。

     


    说了这么多,关键的地方到了,茶的凉热属性到底为何?

     

    一般来说,对于大部分的茶,性微寒味甘、苦,无毒。入心、肺、胃经。茶叶功效:清热、消食、利尿、收敛、止痢、解毒。

     

    古代医家普遍认识茶性“寒凉”,翻遍古书中未见“绿茶性寒,红茶性温”的记载。本草文献中记载性“温”的茶仅有蒙顶茶、武夷茶、普洱茶、安化茶和沪茶5种,但其立论多与茶叶产地、宗教传说和储藏时间等因素相关,而与现代制茶工艺及茶叶功效无涉,且古籍所谓茶性“温”之温,意指“温和”之意,而非传统药性之“温热”。

     

    你看,古人这么爱钻研,却无一人说红茶性温。这说明,对于一个药物来说,它固有的属性很难改变,尤其是四气,这是上天给予的,若不是经过很繁琐的炮制,很难改变。

     


    所以对于一些胃寒易腹泻之人,可以喝一些普洱茶,但是还是尽量少少饮用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因为即使是这种全发酵茶,它的属性寒温,这么多年来也是未曾统一。

     

    “服药不饮茶”之说为民间俗传,传统中医学无“服药不饮茶”的绝对禁忌,这或许是医家劝人少饮茶的托词。古代医家认为,茶性苦寒,饮茶过多则损害脾胃,销錄精血、膏脂,导致“茶癖”而见血不华色甚至面色萎黄、消瘦、腹泄等症。从现代营养学、茶学和药理学角度综合分析,饮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度而振奋精神,不过宜服药后宜间隔一定时间如30分钟后再饮茶。以免这之中的物质相互影响。

     


    唐代本草文献中记载饮茶有3宜:宜饮热茶,宜饮新茶,宜饭后饮茶;饮茶的禁忌有8条:忌饮茶过多,忌饮冷茶,忌空腹饮茶,忌酒后饮茶,忌和盐饮茶,虚人忌饮茶,以及威灵仙、土茯苓、使君子忌茶。

     

    正如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中道:“食之宜热,冷即聚疲……久食令人瘦,去人脂,使不睡”。

     


   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,少饮茶则获益,使人神清气爽有解酒食之毒,过多则克伐脾胃引起诸多症状,并结合自身经历尤为可信:

     

    茶苦而寒,阴中之阴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。

    火为百病,火降则上清矣。然火有五,火有虚实。

    若少壮胃健之人,心肺脾胃之火多盛,故与茶相宜。

   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,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,又兼解酒食之毒,使人神思爽,不昏不睡,此茶之功也。

    若虚寒及血弱之人,饮之既久,则脾胃恶寒,元气暗损,土不制水,精血潜虚;成痰饮,成痞胀,成痿痹,成黄瘦,成呕逆,成洞泻,成腹痛,成疝瘕,种种内伤,此茶之害也。

    民生日用,蹈其弊者,往往皆是,而妇妪受害更多,习俗移人,自不觉尔。

    况真茶既少,杂茶更多,其为患也,又可胜言哉?

    人有嗜茶成癖者,时时咀啜不止,久而伤营伤精,血不华色,黄瘁痿弱,抱病不悔,尤可叹惋。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载∶武官因时病后,啜茗一斛二升乃止。才减升合,便为不足。

    有客令更进五升,忽吐一物,状如牛脾而有口。浇之以茗,尽一斛二升。

    再浇五升,即溢出矣。人遂谓之斛茗瘕。嗜茶者观此可以戒矣。

    陶隐居《杂录》言∶丹丘子、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,《壶公食忌》言∶苦茶久食羽化者,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。

     

    在后世相当多的文献当中,茶作为药来服用或者是作为药方中的一味来记载的少之又少,茶性苦寒,故善于清热降火,未见其有暖胃之功,饮茶过多则会寒胃伐脾,而后世所言几种性温类茶,多记载于地方志以及神话传说故事当中,不得全信。

     


    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“普洱茶”条下所载普洱茶主治病证:“普洱茶膏能治百病,如肚胀受寒,用姜汤发散,出汗即愈;口破喉颤,受热疼痛,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;受暑擦破皮血者,研敷立愈。除“肚胀受寒”外,“口破喉颤,受热疼痛”均为热证,若普洱茶“性温”岂不热病用热药加重病情。“肚胀受寒,用姜汤发散”者,生姜辛、温,善治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胺冷痛,此实为生姜之功而与普洱茶无干。

     

    据有关学者考证,“红茶性温”之说或源于日本:“茶本是寒性,熟成之后便成温性。”此处的“熟成”指发酵后茶汤色泽变红而言。但从中药学角度,“发酵”也不是药性寒温的决定因素。

     

    看到这,咱们这次所要论述的“千古难疑”算是解释的差不多了,茶虽然有如此禁忌,但对于平常人来说,少少饮之,却能强身健体、益寿延年,何乐而不为呢?

    上一条:美味中药,独具风格! 下一条:话说元气